亚洲资本网 > 栏目首页 > 思维 > 正文
周存云:世界屋脊上的明长城(一)
2023-08-11 17:37:37来源: 哔哩哔哩

1368年,明朝灭掉元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回北方草原旧地,但仍保存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不断南下骚扰掠夺,长期与明王朝对峙。明代置边防重心于北方,设立“九边”以防蒙古,而西北边卫因其处于“南捍诸蕃,北拒蒙古”的特定地理位置,在军政建制上大都设立管军管民的卫所。明代的西宁系西北边卫中重要的一卫,从明代建制沿革的变化,改元代的西宁州置西宁卫,即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特点。

西宁卫建制于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宣德五年(1430年)升为军民指挥使司,正式成为具有兼理地方民政职能的军政合一的机构。明代西宁卫下辖中、前、后、左、右及中左六个千户所。洪武八年,在青海西部地区陆续设置“塞外四卫”,即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亦由西宁卫兼辖。西宁卫作为兼司地方行政的机构,其下有编户四里,即巴州、红崖、老鸦、三川。对周围藏族各部(明代统称“西宁十三族”)也行监督权,各部落僧俗头目“每月赴卫听受约束”。


【资料图】

西宁位于湟水之中,是青藏高原和河湟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东连中原、沟通南北、西通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之地。扼东西交通之要,由中原赴西藏的门户,唐蕃大道上的重镇。西宁之名源于北宋,1104年,北宋改鄯州为西宁州,意在希望西方安宁。西宁之名相沿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数百年来,西宁始终是河湟地区的中心,也是河湟地区极为重要的军事重地和交通枢纽,故历史上长期被视为西陲重镇。

自明武宗正德以后数十年,先后有多股居住在土默特川的东蒙古部落,成批迁徙到青海湖周围地区。此后,边陲不安,西宁不宁。明正德四年(1509年),因内部矛盾,蒙古亦不喇、卜尔害部率部西进,占据青海湖地区。之后,东蒙古首领俺答率丙兔、火落赤等部落先后入据,因他们有的在内争中失败,为求生存空间,也为寻求新的牧场,扩展领地,驻牧西海。他们不但抢掠原在此地驻牧的藏族部落,使“诸蕃逃亡,遂据有此地”,而且互相攻伐,西海多事,使青海湖地区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并与明朝边卫数次发生军事冲突,导致边陲不宁。这就是青海历史上长达数十年的西海蒙古边患。从1512年进攻西宁北川起,到1541年进攻碾伯,在长达三十年的岁月里,西宁南、北、西三川战火不息。明王朝驻西宁卫的总指挥、总兵等武官先后战死,一时间“西海蒙古”成为明代西部边防大患,西北防卫也成了明王朝的重中之重,加强西宁卫的防御措施成了当务之急。为了加强西北边疆防务,明朝廷采纳了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杨一清的建议,下令修筑边墙,构筑烽燧,“以备夷骑”。

为防御“西海蒙古”,加强西宁卫的防务,明代大兴土木,除在青海境内修筑边墙、闇门外,还大力修缮西宁、碾伯、镇海等城池,或新筑,或重修。修建长城就成了抵御西海蒙古、保境安民的有效手段,青海境内的明长城即是在此历史背景之下,在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历史时期产生的。

青海境内走向呈拱形的明代长城主线,即文献记载中的边墙。在文献《西宁府新志》舆图上,标绘出的西宁周边的边墙基本上是围绕着明代西宁卫城的,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后来组织开展的青海明长城的调查结果,其主线走向基本与文献吻合。

据《西宁志》《西宁府新志》记载,青海境内边墙与边壕的修建,始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负责修筑,至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西宁兵备副使刘敏宽、副将达云、同知龙赝、通判高第进行修缮和增筑完工,历时五十年之久。

青海境内明长城主线东端从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转化湾村起点,其东与甘肃省永登县河桥镇边墙岭壕堑相接,向东延伸与明长城主干线相汇合。青海境内与甘肃相接的长城,应属中国明长城主线的支线之一。甘肃明长城主线分出一条烽燧线向西南延伸至永登县河桥镇边墙岭壕堑,由此开始,以壕堑形式折向西北延伸与横跨甘青两省的转化湾村壕堑东段相接进入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境内。

由此可见,就中国明长城整体而言,分布在青海省境内的这条长城线路,应属明代万里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达甘肃嘉峪关中的支线之一。毫无疑问,它是中国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境内的长城本体,全线系由墙体(即文献中记载的“边墙”)及壕堑(即文献中记载的“边壕”)两大类组成,长达公里。

墙体类别有夯土墙、石墙、山险墙、山险、河险之分,建筑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在这条长城线上,逢黄土结构的河谷地和低山丘陵地的山脊,就地取用黄土,采用版筑法,根据防御需要筑起高低不一的夯土墙体。在一些需要重点防御的地点,在土墙墙体外侧又挖掘有壕沟,史书称“随墙壕”,构成双重防卫设施;个别地段还在内侧局部挖掘壕堑,与墙体、随墙壕共同组成三重防卫设施。局部线段土墙的墙体之上筑有敌台。在地质结构以岩石为主的山脊及峡谷处,则原地选用大小不等的石块垒筑石墙;遇平缓的山体,处于防敌的军事需要,在山体一侧,依山体人为铲削出陡峭的断壁,形成山险墙,即文献中记载的“斩山崖”。在山体特别险峻的地方,直接利用悬崖峭壁,依山险制敌,在有河道的地方,直接利用波涛汹涌的河水作为天然屏障拒挡敌侵。

壕堑,即在山腰或地上挖掘的深沟。大多修建在黄土结构较为陡峭的中山山地处,依山势挖掘而成,沿山梁或山腰从高处向下削挖,形成一定角度的陡壁及一定宽度的平台后,再向下挖掘深沟,土堆低处的一侧为垄,构成壕堑,壕堑剖面略呈“L”形;在少数平缓地带与墙体相接的壕堑,其挖掘方式为从地上向下掘土成沟,土堆两侧为垄,壕堑剖面略呈“U”形。

墙体是以地面上修筑的夯土墙、垒起的石墙防敌,或斩山设防,或以险要的山险阻敌;壕堑则以深阔的壕沟御敌。青海境内的长城主线,系以不同类别的墙体与壕堑组合,相互连接成一体,共同构成一道长城防御体系,以达到军事防御的目的。这一特点,即呈现出青海省境内长城军事防御的特点,也呈现出青海明长城建筑方式的地方特点。

壕堑以深沟制敌,以壕堑代替土墙是青海省境内明长城设计者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创造性成果。

摘自《青海国宝》

青海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大模型真的能定义数字医疗2.0吗?
  • 鲁南制药集团捐赠880余万元药品,助力京冀抗洪救灾!
  • 摩根大通确认Curve危机得到控制,孙宇晨等人协助发挥积极作用
  • 一大颜值三大驾享,全民四驱精致悦野SUV探索06全球预售正式开启
  • 坚持升级五大产品线,BAW陆付军率北汽制造打造更多智能好车
  • 沙漠好奶蒙牛制造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