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栏目首页 > 思维 > 正文
浅析历年新生儿数据兼谈沃森
2023-06-03 14:40:30来源: 雪球网

最近看新闻,说今年新生儿继续下降,这两天搜了下新生儿数据,是下降的很厉害。新生儿下降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影响,婴儿用品、奶粉、疫苗、婴儿用药,幼儿园等行业首当其冲,其他行业也一样,但时间还有靠后一些。简单分享下自己的看法,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从历年数据看,70年的时间内,一共三次婴儿潮,四次低谷(算现在这次):


(资料图片)

三次婴儿潮:

第一次婴儿潮是1952年到1958年,属于二战后的修复;

第二波婴儿潮1962年-1973年,平均每年2500万新生儿,是70年内新生儿最多的十年;

第三次婴儿潮1981年后-1990年,60后进入生育期;

四次低谷期:

1959年-1961年,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出现第一次低谷;

1976-1981出现第二次新生儿低谷。1971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

2003年左右,第三次低谷。1991后新生儿数量开始回落,1998年金融危机,新生儿下降速度加大,2003年触底,但并未出现修复性反弹。

2020年至今。2020-2022年,三年新冠,新生儿数量快速下滑,现在仍不确定最低点。

另外2003年-2017年,有长达14年的稳定期。2016年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但只有两年新生儿小幅上涨;

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到,新生儿既与适孕人口基数有关,也与经济、相关政策等环境因素相关。

低谷往往与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政策等外部因素有较大关系。

比如1959年-1961年低谷,是三年自然灾害影响;1976-1980年的低谷,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1971年开始计划生育,新生儿下降,到1979年到达低谷,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1998年发生了经济危机,国内下岗潮,1999年开始新生儿逐年回落,2003年后企稳。

低谷期人口少,也与适孕人口少相关。低谷期对应上一次低谷期,高峰期也对应上一次高峰期。

1978-1980年低谷,新生儿对应的生育人口是1959-1961年出生的人(三年自然灾害)。1981-1990的婴儿潮,对应的生育人口就是1962-1973年的婴儿潮。90后的数量回落与1971年开始计划生育的导致的新生儿下降相关。同时1999-2003也对应了1976年-1980年的新生儿低谷。2018年开始的新生儿下降也与90后新生儿下降有关。

2020-2022年的新生儿下降原因:

三年新冠影响经济,生育意愿进一步下降。跟59-61三年自然灾害、98年下岗潮一样,新冠对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著的,房产贬值,失业增加下悲观预期增长,更不敢生孩子。

适孕人口下降。从2014年开始,90后进入生育期(教育等原因,生育年龄变大),2015年新生儿就有小幅下滑,国家显然是有所预计,所以2016年出台了二胎政策,但是收效甚微,仅两年新生儿上涨,其中还包括80后生的二胎。2018年-2019年反应的是90后适孕人口下降后的真实生育意愿。2020年-2022年对应的新进适孕人口对应是1996-1998年新生儿,当时已经开始小幅下滑,但并不明显。

城镇化的长期影响也导致生育意愿下降。现在年轻人面临结婚成本高,养育成本高,教育年线长等问题。24岁大学毕业后就业压力大,很多人选择考研、考编,都会导致结婚生子意愿向后移。

综上分析,新冠影响>城镇化影响>适孕人口下降。从1998年新生儿1991万至2003年1599万,下降了392万,下降幅度19.6%。从2018年1523万降至2022年956万,下降567万,下降幅度37.2%。下降人口数量和比例来看已经显著高于之前的跌幅,这其中新冠的影响应该更大。

今年2023年对应的新进适孕人口应该是1999年(24岁大学毕业)出生的人,1999年-2003年新生儿数量还是下降的,2003年后企稳,从适孕人口看,最近几年的新生儿还有一定的压力。但考虑到,新冠的影响大于人口的影响,目前新冠大流行结束后,经济慢复苏,对经济的预期也会慢慢转为正面。从前面的数据看,低谷之后往往有一定的修复,所以线性认为新生儿数量会一直向下肯定也是不合适的,适当时候预计也会有鼓励政策出台。

投资方面,这一情况对于从事婴幼儿市场的行业十分不利。以中国飞鹤为例,从21年1月股价25.7元见顶后,到现在4.54元已经连跌2年4个月,跌幅81%,与新生儿下降不无关系。目前飞鹤市净率1.53,市盈率7.44倍,如果新生儿数据之后稳定的话,飞鹤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标的。

回到沃森生物,沃森8款已上市疫苗,6个是婴幼儿疫苗,尤其13价肺炎疫苗,占营收80%,对沃森的影响应该不小,不过从数据看,似乎影响并不大。

2020年-2022年新冠时期,新生儿快速下降,但是公司总营收增长明显,分别为29.39亿、34.63亿、50.86亿。从13价的批签看,22年772万剂,相比21年495万剂增长了55.96%,2021年相比2020年批签(446万剂)增长10.88%,但是营收27亿比20年(16.5亿)增长了65.59%。

继续挖数据,因为2020年13价第一年上市,营收并没有完全匹配货值, 2021年初有10.2亿的库存货值,2022年12.4亿,今年有13.8亿。所以今年即使批签数据差一些(目前已经21个批签),仍有很高的存货可销售。 后期是否会受到新生儿影响,批签和库存货值是可以观察的指标。

2020年-2022年是新生儿下降最快的三年,但沃森13价仍上升的。我觉得原因是:

一是国产替代。 2020年13价上市后,侵蚀了辉瑞较大的市场份额,去年市场占比已经达到50%,另外国内市场接种率尚未突破30%,天花板还很高;

二是国际化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去年摩洛哥已经有100万剂出口,今年泰国也被纳入儿科传染病协会推荐疫苗名单,摩洛哥每年新生儿60-70万,泰国50万,这就有110万新生儿市场了,摩洛哥只是打入国际市场的开始,再加上开拓其他国家,可以部分抵消新生儿下降的问题。

新生儿的数据还能解读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老龄化。2023年对应60岁的老人是1963年出生的人,而1963年恰恰是过去70年人口出生的高峰的开始,从1963到1973年每年新生儿都在2500万人左右,也就是今年以后每年将有2500万人进入60岁,进入老龄。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口变化,足以影响人口结构。

对投资来说最为有利的无疑是医药(具体不展开了),疫苗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所以我是看好未来的医药板块,也看好疫苗。现在医药板块估值很低,说明资本还没意识到医药的机会已经来了,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医药相关企业的盈利必然大幅增长。

从沃森的在研产品可以看公司未来布局也是成人疫苗和老年人疫苗。公司8个在研(新冠算一个)产品中,可以用于成人的疫苗占6个:9价HPV、4价流脑结合(成人可以打)、新冠变异株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通用流感SiRNA疫苗、流感病毒MRNA疫苗。理论上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是儿童的,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周三批准了辉瑞公司(PFE.US)开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brysvo,该疫苗可以保护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免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侵害,所以这款未来方向也应该包括老年人。只针对儿童的疫苗是Hib四联。

另外,8个在研中5个RNA疫苗,所以MRNA对沃森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相当于是未来的钥匙。这样来看,管理层是相当有眼光和魄力的。

关于沃蓝RQ3013最近的消息比较偏正面,不细说了,我的观点还是RQ系列会成为一款盈利的单品。很多人投资往往高估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近期影响,但是又低估了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长期影响。

现在的沃森还十分依赖13价肺炎的增长,2价HPV的增量,以及传统疫苗的恢复,但未来的沃森更加依赖掌握MRNA技术后的成人和老年人市场,沃森的方向是正确的,前途也是光明的。$沃森生物(SZ300142)$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甘美达”重磅亮相中男科学术盛会——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
  • 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荣获国际医疗旅游试点示范基地称号
  • 魏牌“王炸车型”上市,新摩卡DHT-PHEV仅售23.18万
  • crowd1是什么?crowd1是骗局吗?crowd1怎么做?
  • 印度超级希爱力正品价格多少钱一盒
  • 时链科技:以1GW可调空调负荷,赋能虚拟电厂智能调峰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